中國土壤修復市場: 存量市場規模空間達十萬億,治理將逐步覆蓋城市、礦區與農田。我們認為盡管存量市場空間巨大,但由于盈利模式問題,目前土壤修復有效市場主要集中在高地價地區的城市工業污染場地外遷帶來的修復需求。隨著治理深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修復成本下降,農田和礦山的治理盈利問題將得到進一步解決,有效市場將迅速擴大。目前我國工業場地污染土壤修復存量市場4401億元;全國礦區土壤修復存量市場2594億元;耕地修復存量市場84500億元,全國土壤修復存量市場合計91494億元。 市場經歷從無到有的歷史階段,或將全面迎來啟動時刻。 “十二五”期間,尚無土壤修復政策頒布。2014年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歷史積累的土壤污染問題非常嚴重,日益引發政府與社會重視。從2014年起,預期到“土十條”出臺將近,各地方政府頻頻出臺土壤修復文件,近日福建地方“土十條”已發布,釋放積極信號;廣東等地也紛紛出臺相應的土壤治理政策。從以往經驗來看,每年全國土壤修復市場空間約50億元左右,我們預計“十三五”期間國家出臺“土十條”,重點支持推廣試點項目,五年投資2萬億元,年均4000億元,土壤修復市場的需求有望得到大量釋放,行業業績彈性極大,市場或全面迎來啟動時刻。 市場格局:進入企業數量日益增加,絕對龍頭尚未形成。2010年之前,全國涉及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企業不超過20家。截止2013年底,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掌握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300家。據最新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有500多家相關企業。但各公司由于地緣因素,其市場大多集中于公司本地區域,未形成行業內絕對龍頭或者全國性大公司。我們認為未來市場仍將會是一個各公司跑馬圈地的市場格局。 投資建議:超配土壤個股,十三五最具彈性的方向。我們認為相比于流動的水和大氣,土壤的溯源性更強,污染責任主體比水和大氣更容易確認和追溯,并且土壤污染直接和食品安全和地下水安全直接相關,鑒于中國目前嚴重的污染比例和程度,未來治理需求剛性且緊迫,市場空間巨大。 雖然整個行業盈利模式尚待進一步完善,但土壤修復行業藍海市場確定,且隨著“土十條”出臺預期增高,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地方土壤修復政策開始試點,行業拐點漸顯。我們認為土壤修復行業將是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最具彈性的發展方向,建議投資者重點配置行業內重點公司:永清環保、高能環境、博世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