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記者從全市第四屆垃圾分類流動現場推進會上了解到,去年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在全省排名第6,是除長沙等3個“優秀”城市外評價最好的城市之一。今年3月1日,《益陽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
近年來,中心城區共投放二、三、四分類投放桶1.8萬余個,分類投放亭548個,升級改造投放點452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居民小區覆蓋率達到89.93%,公共場所覆蓋率75.32%,公共機構覆蓋率100%。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日均產生總量911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處理能力達1400噸,2022年11月底運營益陽北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現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益陽高新區朝陽街道、桃江縣桃花江鎮被評為2022年度全省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南岳宮社區幸福小區、領秀資江小區經驗做法被省垃圾分類辦點名表揚。
今年,我市垃圾分類將建立“定時定點”投放模式,根據“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理念,按照居民住宅區每100-300戶設置一個分類投放點,且其服務半徑不宜超過70米的要求,科學選取合適位置設置定時垃圾投放點,每日6時至9時、17時至21時固定開放,其余時間撤除投放垃圾桶。會議要求,今年年底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宣傳教育全覆蓋、投放設施全覆蓋、分類收運全覆蓋、分類地域全覆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更加科學合理,逐步實現分類計價、計量收費等差別化管理,力爭實現進入全省第一梯隊任務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