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1年寧夏產生工業固廢約7800萬噸 |
(時間:2022/12/29 10:16:02) |
記者近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寧夏工業固廢產生量約7800萬噸左右,主要有粉煤灰、爐渣、煤矸石、脫硫石膏、冶煉廢渣、化工廢渣等,重點分布在電力、化工、煤炭、冶金等4個行業。
從區域分布來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固廢產生量最大,占35%左右;其次為銀川市、石嘴山市,占比約20%和22%。固廢綜合利用主要集中在煤矸石生態修復、水泥、混凝土、磚瓦墻體材料等領域,2021年全區固廢綜合利用率約43.8%。
近年來,寧夏積極推動重點行業工業固廢源頭減量和規模化高效綜合利用,著力提升固廢資源利用效率,有力促進了工業綠色轉型發展。
在政策體系方面,寧夏先后印發了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獎補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從規劃、利用、獎補等各方面完善了固廢綜合利用政策體系。堅持示范引領,創建資源綜合利用示范企業21家,其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石嘴山市和中寧工業園入選國家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名錄。近三年,對45家固廢利用企業給予資金支持4200萬元。
同時,寧夏支持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利用工業廢渣提取有價值元素,利用硅錳渣生產砂石骨料、礦物棉等,推動煤矸石、鋼渣、粉煤灰在道路基層填筑、橋涵臺背回填等方面的應用。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依托寧夏企業“168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互聯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信息系統,為產廢和利廢企業提供信息服務。支持物流公司開辟粉煤灰跨省利用市場,推進粉煤灰跨省利用。記者了解到,僅今年前三季度,寧夏就跨省外運粉煤灰136萬噸,是去年全年粉煤灰跨省利用量的4.2倍。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