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梧州市多個建筑工地增加了智能化監測設備,實時記錄、反映工地內PM2.5、PM10和噪音的數值。數據顯示在工地出入口的顯示屏并上傳至監管后臺,是否存在揚塵和噪音污染一目了然。
這是梧州市推廣應用“智慧工地”監管平臺的一項內容。今年以來,該市建立統一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數字化“智慧工地”監督管理平臺,對揚塵治理信息與工地人員實名信息進行聯網,實現對施工過程的動態監控、預防預警。
據了解,“智慧工地”監管平臺的噪音揚塵監測系統主要是通過專門的監測設備,對工地及附近的污染顆粒物濃度、噪聲強度、氣象參數等數據,進行全天候實時、連續在線監測,系統掌控全市工地的施工運行情況,如哪個工地出現違規污染行為,平臺可以馬上獲悉,有關部門立即出動,予以制止和查處。截至目前,市住建委依托監管平臺,共巡查工地600多個次,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167份、停工整改通知書65份,實施動態扣分235份,對不落實揚塵治理的9個工地進行行政處罰,共處罰28萬元。
梧州市還在“智慧工地”監管平臺上推行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系統,通過生物識別技術,準確采集工地從業人員信息數據,并建立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和工資預儲金賬戶制度,加強施工人員管理,同時避免因建筑項目層層轉包、違法轉包所造成的欠薪事件,維護務工人員的勞動所得和合法權益。
除噪音揚塵監測系統、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系統之外,“智慧工地”監管平臺還包括起重設備管理監控系統、塔機和升降機運行監控系統、車輛出入管理系統、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等,這些系統將在今后陸續上線使用。
據介紹,對于工地外的揚塵污染問題,梧州市正在開展對建筑垃圾運輸車的集中聯合執法行動,積極發揮“智慧工地”監管平臺和公安交警指揮中心視頻監控系統等智能化、數字化的作用,大力查處不按要求在市區范圍內從事運輸活動的老式建筑垃圾運輸車。
|